/>\n
蜀国的谋士和武将质量都比吴国好,但是蜀国的人才都偏向内政和外交。
\n
别的人才不说,刘禅觉得自己就要先培养一波班底,让以后不至于无人可用。
\n
“讲武堂武选,选的是帅才,将才,若只有武艺,只能做一斗将耳!”
\n
“公子的意思是,不仅仅要求武艺,更要有谋略,有脑子。”关兴眼光灼灼的看向刘禅。
\n
“天下英才,吾皆欲纳之,是故在遴选考试,我要分科录取。”
\n
分科?
\n
这个时代还是察举制为主的,像是科举制,现在连影子都没有呢!
\n
一时间关兴与张苞都有些好奇。
\n
“总分两大科,文科与武科,既然我们是讲武堂,那些经传、诗赋我们是不考校的,文科考战法、战略、战术.可剖析古今战例、可为如今的汉中之战出谋划策,武科考的是骑射、战阵、行军扎营、后勤.届时你我作为考官,给那些前来武选的俊才点评一番,若是能力出众,便可入讲武堂,当然若是有豪强巨商愿意捐赠巨资,也不是不可以让其子弟入讲武堂。”
\n
“我等知晓了。”
\n
武选的大致框架已经定好了,接下来,便是在这大框架下增增补补了。
\n
譬如说这骑射,如何考校,到达什么程度是合格,什么程度是优秀?
\n
在这方面,关兴与张苞顿时争执起来了。
\n
“既是骑射,三射,只要能够在马上能够射中草人便可以称之为合格,若是射中草人要害,那便是优秀。”
\n
“如此可会太简单了?”张苞对骑射的难度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