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而庄重。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远大的抱负和不懈的追求,那是一种超越九州大陆,渴望征服世界的雄心。
诸葛亮轻咳一声,进言道:“陛下,如今洛阳既已平定,我大汉数十万大军,也该有个妥善的安置。人吃马嚼之下,每日消耗的粮草实乃天文数字。长此以往,不仅国库空虚,百姓也会不堪重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禅闻言,微微抬头,目光与诸葛亮相遇。
他深知诸葛亮所言非虚,大汉如今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但全部靠百姓供养,短时间或许还能支撑,长时间下去,定会抑制国家的发展,甚至可能重蹈暴秦的覆辙,二世而亡。
然而,要刘禅裁军,却又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他的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蓝图,世界的其他地方,他都要征服,都要纳入大汉的版图。
刘禅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神色坚定而果决。他缓缓开口道:“丞相所言极是,大军长期屯驻,确非长久之计。然我大汉立国之本,在于强兵富国,裁军之事,朕实难决断。”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凛,但他也明白刘禅的雄心壮志。
于是,他微微躬身,继续进言道:“陛下,臣并非主张全面裁军,而是建议遴选军中精锐,组建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其余士卒,则可发散各地,为屯田军。平时耕作,战时征召,既可减轻百姓负担,又可保持军队战斗力。”
刘禅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走到诸葛亮身旁,两人并肩而立,共同审视着地图。
刘禅手指着地图上的各个要地,缓缓说道:“丞相之计甚妙。朕欲遴选军中精锐者,军额五十万,作为我大汉之常备军。此军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以应不时之需。其余士卒,则按丞相所言,发散各地为屯田军。若有战事,即可征召入伍,拱卫卫大汉江山。”
诸葛亮点头称是,心中暗自佩服刘禅的决断与远见。
他深知,这支常备军的组建,不仅关乎大汉的安危,更关乎刘禅的雄心壮志。
而屯田军的设立,则能有效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国家发展。
此时,殿外一阵春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
刘禅与诸葛亮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支常备军的组建,将是大汉江山稳固的基石。
而屯田军的设立,则将为大汉的发展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