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崇祯帝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那,皇上打算怎么做?
是朕问你们接下来怎么做!崇祯帝并没有因为内阁同意就欣喜,因为他自个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内阁毕竟不是摆设,一阵商议后便开始行动,先给祖大寿,高第传旨一切听令常宇调遣,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调兵文件紧随其后,虽说他们也知道高第和祖大寿应该早他们一步就接到了常宇的调令,甚至都开始出发了,但行政上的书面材料还是要补齐的,省的秋后有人拿这事弹劾常宇。
关外要大战,边防很重要,又传旨坐镇蓟镇的唐通代理昌平军务,警惕防线以防敌军突袭。
山海关作为辽东走廊的南大门,不能没人坐镇,但此时京畿虽有兵却无将,便急调左都督山东总兵李岩前往。
这样一来,李岩既能看大门也能做候补。
调兵遣将这种事,他们只是走个形势过场,因为能用的,要用的,常宇早他们一天就传令了。
朝廷真正要做的是后勤补给。
再说直白点就是赶紧拨款啊!
没饷银大冷天的谁TM的给你卖命去!
所以,饷银怎么办?诸阁臣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都看向了崇祯帝!
崇祯帝一肚子火,他么的,老子养你们是让你们出谋划策为君分忧的,不是让你们逼我想办法的!
阁臣们看出皇帝那压抑的愤怒,赶紧凑一起嘀咕起来开始计算这场仗要用多少粮食,多少饷银,这些粮食和饷银要从哪儿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