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若定的将军,指挥第 1 军和第 20 军的另一半兵力,对厄洛斯帝国军的右翼发起如暴风骤雨般猛烈的攻击。而第 17 军和第 1 预备军则会如猛虎下山般集中力量猛攻厄洛斯帝国军的左翼或者北侧。
这样一来,一旦厄洛斯帝国军的两翼被成功清除,遮天国军就能够以巨大的钳形攻势将厄洛斯帝国军的中央包围起来。这个计划看似天衣无缝,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原因就在于那位倔强的弗索瓦,他坚决反对鲁道夫下达的正面进攻乌道的命令。弗索瓦的坚持使得原本精心安排的计划在执行时遇到了一些阻碍,给整个战局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
当时弗索瓦的炮兵部队尚未全部抵达指定地点,因此他极力主张采用间接进攻的策略,以避免过早地暴露己方的实力和意图。然而,鲁道夫却对他的意见置若罔闻,坚持要采取直接进攻的方式。在这场至关重要的五天战斗的第一天,北侧和中央的战场异常激烈。索诺夫对敌人的行动和企图仍然一无所知,他盲目地继续向奥斯泰因一线挺进。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 25 日晚上,遮天国军成功截获了一份重要情报,对他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已经了如指掌。
在图劳,第 23 军的第 2 师与遮天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并成功地将其击退,取得了初步的战绩。然而,当他们遭到敌人的反击时,该师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不得不节节败退,最终几乎退到了耐邓堡。相比之下,第 15 军的表现还算不错。经过一整天的激战,他们成功守住了格里米伦一线。然而,第 13 军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电话线被切断,无线电台受到干扰,他们无法及时获得明确的命令,因此只能在一天的时间里来回行军,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索诺夫的灾难竟然降临在北部地区。他所率领的第6军在那里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惨败,甚至在第一天的战斗尚未结束时,这支军队实际上就已经被迫退出了战场。更为糟糕的是,第6军所处的位置恰好位于厄洛斯帝国军的右翼,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显得异常孤立无援。而当鲁道夫得知了被截获的情报后,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并迅速做出反应,集中起第17军和第1预备军的力量,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索诺夫的第6军。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军压力,厄洛斯帝国军第6军的失败几乎成为了必然。尽管遮天国军经过长时间的强行军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在人数上却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这种数量上的差距使得索诺夫的第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