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汪老悠然地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香茗,润了润喉咙后,继续道“当时的道士们正忙着清理和修缮道观,不少刚刚替换下来的瓦片就堆放院子里,而这尊铜炉就半掩在那堆瓦片之中,若不是观里的人说起,任谁也不会发现。
“我赤手空拳在那堆杂乱的瓦砾中扒了半天,才将它弄出来。
“怎么说呢,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尽管它周身满是香灰遇水结成的泥垢,脏兮兮的几乎让人难以看清其原本模样。
“但不知为何,这尊铜炉给我一种极其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必须将它带走,带回咱国内!
“而且,无论是从它的铜料来看,还有炉身上一些精致的雕刻纹理以及颜色看,都与我以往所见过的香炉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心中便隐隐觉得这尊香炉定非凡品,很有可能是一尊真宣,于是就与观主说想把它买下来。
“起初那位纯元观的观主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也是道观中的一件旧物,说不定以后会用的到,但在我的再三劝说与表明对其珍视之意后,最终以8000美元的价格将它成功买了下来。
“当然,我付出的钱财不止于此,老夫我深知道观不易,除此之外还捐了5000美元的香火钱,也算为异国他乡的华夏文化传承略尽绵薄之力。”
换做旁人,肯定会被汪老这绘声绘色的讲述吸引,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随着汪老的话语在脑海中勾勒出那座远在美利坚的道观以及这尊铜炉被发现时戏剧性的场景。
沈愈却是在心中暗暗摇了摇头。
第一,沈愈对任何的古玩故事都有些抵触。
在东江古玩市场摆摊时,他听了太多太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编的。
第二,沈愈心里也非常清楚,这尊铜炉的来历固然颇为有趣,充满了奇遇色彩,但对于他鉴定这尊铜炉的真伪和价值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在古董鉴定领域,宣德炉有着极为严苛的定义,宣德三年+风磨铜+明宣宗朱瞻基亲自督造的才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
哪怕是宣宗去世后,当初铸造宣炉的那批工匠重新进行仿造,尽管在工艺上完全一样,选的铜料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宣德炉。
更别说清代仿造与民国仿造了。
所以哪怕这尊铜炉是在国外的道观中偶然所得,那座道观也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细说起来也没什么意义。
除非道观是宣德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