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赶上串门儿的,孩子爹开口,让着吃点儿饺子,尝一尝,人家说吃过饭了,但还是拿起筷子端起碗吃了几个饺子。
我很小气,对于串门儿的人,我很少说让尝尝。
孩子爹对人很热情,我显得冷漠,我生长的环境不允许串门儿,更别说去别人家吃饭了。
而孩子爹生长的环境,是邻里之间串门儿,吃饭是平常事,尤其是孩子们串门儿吃饭,更是家常便饭。
这是我们之间的差异,这差异到了处理事情的时候,差异就更分明,不过是都各有利弊罢了,这样的利弊的确影响生活,但不阻碍生活的前进。
吃了饭,睡一觉醒来就开始给已经做好的沙发棉垫子做罩。
前两日,已经做好厚一点儿的布罩,我还要做一套薄的罩,因为厚的布,防止棉垫子不脏,薄的罩换洗方便。
孩子爹看着我已经做的厚的,问那个粘条儿哪儿来的?
我说——你忘了,咱家窗帘儿第一次改,拆掉的时候,没扔,这不就有用了。
不知道啥原因,缝纫机砸粘条,老是断线,没办法,手一针针缝,制粗针大线的做出来,我也很满意,棉垫子被包的很严实。
煮饺子的孩子爹说——我做的饺子皮儿,一边儿厚,一边儿薄。
我边包饺子边回答——这个问题很早就存在了。我妈就说过我,不知道多少次!但是手法改不了。
孩子爹的话风立马改!会擀皮儿就不错了,会吃就不错了。
我继续着擀皮儿,说过去就因为我擀皮儿不匀的缘故,只要是吃饺子,有人参与,我就是话题!
其实我也想擀皮很圆,薄厚均匀,可我做不到!别管自己擀皮啥样,自己包的饺子样子,还算差不多的!
这样的我,喜欢自己做活,他们只管吃就好,其他的就别参与了,一参与就是我的毛病!自己不停的干活,也不想被说。
我擀的饺子皮儿不匀,是啊,手法问题,人笨的问题,干了这么多年,还是那样子,长进不大。
天渐渐的黑了,两个薄的沙发罩,也做好了,算是好了吧,明天手工缝制毛毡条儿就可以了。
读读经文,玩会儿斗地主游戏,记录一下生活的点滴,这就是日子,这就是生活。
在家溜达着,看着窗外的景色,琢磨着我要做些啥?孩子爹说坐会儿歇着吧,我回答是干活儿心踏实。
我的天呀,我的手都被电推子震麻了!
孩子爹朋友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