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惜哉。
虽可接受,又不能真正接受!
诸国不在了,燕齐的贵人目下对神仙家的传承又没有太大兴趣,再这样下去,神仙家的传承就要出问题了。
当然,相对而言,神仙家还好一些。
另外一些炼丹家、祝由家……他们的日子更惨一些,方术家也是一样,同样不咋地。
因传承之故,因道理之故,同炼丹家、祝由家那些小家多有相连,甚至于还得了他们的不少传承。
不知不觉,也算半个方术家?
半个炼丹家?
偏偏自己又是神仙家的人!
……
思忖诸般,思虑种种,若然继续待在燕地、齐地……或可传承无碍,其余就难了。
如此境地,若是不改,只有那个结果了。
改变?
如何改?
树挪地,死!
人!
不一定了。
人挪地,要前往何处?
先前,之所以待在燕地、齐地,是因为这里有诸子百家,还有稷下学宫,还有临近海域,还有许许多多的贵人。
更有临淄那般诸夏一等一的大城。
眼下。
诸子百家凋零。
稷下学宫没了。
对他们传承感兴趣的贵人们越来越少了。
诚如这般。
如何变化?
似乎不难。
只要再寻找一处百家兴盛之地、对他们传承感兴趣的地方就好了,诸夏间是否有那样的地方?
有!
不难猜!
就在关中!
就在咸阳!
多年前,阴阳家乘坐无与伦比的巨舟蜃楼前往海域,寻找仙山之地,听闻找到了。
还为嬴政炼成了长生不老丹。
说是那样说,具体不知道,也轮不到自己关心。
可。
关中,自己是要前往的。
“卢兄!”
“关中之地,非我等熟悉之所,你……,你这般决定,太突然了一些。”
“秦国尊崇法道,其余百家皆弱之。”
“儒家,尚未离开齐鲁的时候,何其名大力大,现在呢?”
“一朝离开小圣贤庄,在关中之地,多受束缚,去岁,儒家还陷入莫大的危险之中,许多儒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