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得。”
顾远睁眼:“王爷认得?”
“此人字锋极利,收笔处往往短促直断,是‘卢门学派’之旧习。”
“卢门学派?可不是……”
朱瀚将策稿抬起晃了晃,光影下隐隐显出一道细不可察的“卯”字。
“卢震阳。”
顾远惊得直起身:“太学旧祭酒卢震阳?他不是已致仕多年,归居金陵?”
“他确实归居了,但他的弟子,却都在京中。”
朱瀚冷笑一声,“这等老狐狸藏得深,也难怪,这些年他一不应诏,二不赴举,朝廷拿他无可奈何。”
“王爷,那接下来……”
“查他门生的动向,尤其是那位新得的‘八弟子’许山遥。”
“许山遥?”
“此人文名虽浅,但行事沉稳,若我没料错,最近便会在京中有所动作。”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沈镇低声通禀:“王爷,东宫传来密报,太子殿下将亲自巡视太学讲堂,宣读太祖朱元璋‘讲学训条’。”
朱瀚眉头轻挑,语气不动:“他竟选了这个时机?”
顾远低声道:“太子此举,是要稳住学派之争?”
“不,”朱瀚摇头,“是要亲自走进那场争斗之中。”
太学讲堂,玉阶之上,朱标一袭玄色襴袍,束发银簪,神情肃穆。
他缓步登堂,百余学子皆起身行礼,或尊或疑,皆在目中。
“诸位。”朱标平声开口。
“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博采百家以成一统,未尝以一家之学为正。今日学风纷乱,孤愿亲来,与诸位同讲、共读。”
他顿了一下,抬手取出一卷御制训条,展开朗声宣读:
“‘学者,不可自拘门户;所论之策,当为国而非为名。敢违此训者,逐于太学之外。’”
下方学子顿时哗然。
“此训非今日所立,乃太祖手书?”有人质疑。
朱标微微一笑:“太祖手迹已存内阁,孤若妄称,愿受廷杖。”
这一句落下,众人再难发作。
而在讲堂侧檐一角,朱瀚早已踱步而至,负手看着这一幕,目光含笑。
“倒是越来越像个太子了。”他轻声道。
沈镇侧身道:“王爷不出面相助?”
朱瀚摇头:“这是他的场。我的局,另在别处。”
他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