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而出:“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
后面几句他停顿了,本意让若莱把后面的话说出来。
若莱毫不迟疑地补充后面几句:“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忽然,萧赫款款走近她,一字一顿地吟道:“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若莱一时错乱,傻傻地望着他看狗都深情的眼神思考着,他怎么由寒山子的诗转到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风牛马不相及啊!寒山的诗讲的是菩提证悟之道,而后者是爱情诗歌。
若莱迷糊地眨巴眼睛,望着萧赫,萧赫黑眸内潋滟幽幽星光,似乎饱含着无数情丝,要拉丝?
若莱如触电般,心头一个激灵,神智立刻归位,坐在岩石上,语无伦次问道:“你怎么知道寒山、拾得? ”
萧赫心头乱七八糟的思绪也被她冷静的话音一一收复。
他只好跟着她的问题答道:“ 他们两人在国外很有名气,上世纪中叶,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到访日本,读到寒山诗,深受震撼,把诗作翻译为英文,在美国‘垮掉一代’中,风靡一时。年轻的大学生嘴里吟诵着寒山的诗,披散着长发,光着脚,笑嘻嘻地说:‘你若喜欢,我就是寒山;你若不喜欢,我也是寒山。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反正我都是寒山’ ,我父母那个时候出国留学,估计也受到影响,还带了两本由他们根据寒山、拾得故事写的书。一本书的作者扉页直接写着,‘献给寒山,’另一本书是小说,直接叫《寒山》,扉页是寒山的诗歌。”
若莱点头,原来如此这般。
萧赫又道:“后来有人根据小说《寒山》改编成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奖。”
若莱心中感叹道,历史上文人墨客的故事甚多,禅宗公案更是灿若星光,随便一两个就是一部精彩电影,寒山、拾得两人故事更值得回味。
她少年时代就期待有人导演把他们二人的故事搬上荧幕,没有想到别人早拍了,便宜别人了。
也不曾想到,我大中华文化如此厉害,竟然引领别国的思潮运动。
萧赫又说寒山在日本更是妇孺皆知,唱遍古今。
若莱又惊又可惜,怎么她身边的人知之甚少?
“你为何说起寒山、拾得二位?”
萧赫把主题拉回来来了。
“我想到他们二人的对话录,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