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又要旷朝了。旷朝也没什么,反正相国会主持一切的。
\n
正当大家这么想着的时候,只听一阵急促而清脆的环佩叮咚声在上方响起,这表示有什么人正在快步走来,而且是一位精力活跃的年轻人。
\n
配合着这玉佩碰撞的叮铃声,随之而起的是内侍长闻喜高亢有力的宣报:“王——上——到——”
\n
他这一声刚歇,殿门外左右站着的两个内侍又跟着齐声朝殿外群臣喊道:“王——上——到——”
\n
宣报的声音从殿内传到殿外,再从殿外传到内南门、稚门、公车门……就这样一路传下去,从王宫的最核心区域传到最偏远的一端,此起彼伏,半晌才停。
\n
接着,闻喜又唱诵道:“众臣听宣——跪!”
\n
众大夫跟着呼啦啦跪下一片。
\n
“拜!”
\n
众大夫一起叩拜下去,额头和手掌都贴在地砖上。
\n
“再拜!”
\n
众大夫直起身,再一起叩下去。
\n
“再拜!”
\n
众大夫再次叩拜,统共是拜了三次,并山呼王号,“吾王万寿无疆!”
\n
“兴——”
\n
众大夫站起来,两手垂在身侧,准备开始今天的朝会。
\n
以上“一跪三拜”重复三次,即为“三跪九叩”大礼。
\n
在汉国,只有已经死去的祖先和当世在位的王上可以接受这种规格的礼仪。“三跪九叩”大礼也通常只在冬至大朝会和特大节日庆典时用到,平时则不必如此隆重繁琐。许多年逾花甲的老臣完成这项礼节都累得够呛。
\n
闻喜唱完三遍,就退后几步,静静呆着。这时,车府令郎将官符韬捧着汉王佩剑从侧面走进来,只见这位少年将军双手捧着一柄三尺长剑,弯腰垂首,将王剑高举过头,一路走进来,将王剑稳稳放在王座前方的御案上,随后退下。另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