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归婴不动声色,道:“连你也认为这一切都是老父安排的吗?还有别的吗?”
\n
“还有!”归灿着急道:“更有甚者,今日散学,奉常司照例召儿子去点王上的学评,儿子自然点了个‘上优’,但翻阅往日记录,发觉其他侍讲大夫都点的‘中下’、‘中平’,这真是岂有此理,罔顾事实!王上的学业怎么可能是‘中下’的水平呢?怨不得一册《诗》,都要教王上学十遍还不罢休……”
\n
归婴见儿子越说越激动,便道:“你出去游学多年,很多王庭的事,还不甚明白,也难怪。”他沉沉的叹了口气,低声说:“其实如今奉常司的事,已由不得我长宁侯府了。”
\n
“什么?”归灿惊讶的不知该怎么回应。他想不到,一国之太师,执掌礼教、外交、手握沣都都尉大权、位列三公之一的父亲,竟然失掉了奉常司的控制力。
\n
以汉国的传统国情,这是不会发生的事情。
\n
想当年,先王仓促薨逝,薨前立下遗训,指定三位顾命大夫,拜为三公。小汉王成年以前,由三公共商国是,待汉王亲政,再还政于王。
\n
三公为:太师归婴,太宰高傒,太尉苻虢。
\n
太师掌管太常、大行、宗正、祭祀之职,以及沣都三万护城步兵都尉,先王赐爵为内侯,号长宁侯;
\n
太宰即相国,掌理廷尉、吏治、治粟、少府之职,赐内侯,号永信;
\n
大将军太尉,掌国防军事要职,领千乘北军,共计三十六万大军,抵御边关狁方戎族,赐内侯,号武安。
\n
这样的安排足见先王用心之深。相国虽一手掌管官员任免和司法大权,但不得染指军权。太尉虽掌军事,但绝不可过问王庭政事,更不可侵管汉王亲随禁军。太师掌握汉国的礼制命脉、外交及沣都护卫,但却无法涉足刑事与吏治。
\n
如此一来,三公代政,分管三权,既互为辅助,也互为制衡。
\n
这是先王设置的第一道保险,此外还有第二道:三公之外,更有宗室。
\n
先王有二位庶弟,乐侯与安侯,早年被先太王放逐朔北。先王薨前,特召之来沣都,赐予爵位更高的通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