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京都,六百年王气所钟,朱雀大街便是这帝都皇城最喧哗的血脉。
恰值仲春,午后阳光如融金般流淌于整条街道,洒在熙攘人群和连绵的商铺之上。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悬着褪色暗旧的金字招牌,屋檐下飘摇着锦缎幌子,颜色早已被时光和风雨洗刷得有些发白,却依然倔强地彰显着昔日的荣光。
雕梁画栋间,朱漆剥落处,露出内里沉默经年的木骨,无声地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与风雨。
街面之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鼎沸人声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笼罩着整条大街。
商贩们沿街设摊,货物琳琅满目,直铺到路心,几乎堵住行人的路。叫卖之声此起彼伏,高亢悠长,响彻街市。
“新到的广南蜜果,甜过宫里的糖饴......”
“盎斯来的琉璃盏,盛酒映月最相宜......”
“前朝内府流出的好墨,翰林老爷们都爱哩......”
叫卖的声音里满是生计的急切,却也隐隐透出几分末世里及时行乐的狂欢气息。
人流裹挟着各色人等:负笈书生、宽袍富贾、短褐脚夫、云鬓仕女......间或竟有身着半旧宫装的小太监,神色匆匆,袖中隐约透出宫花的轮廓,在人群里迅速滑过,宛如投入沸水的一滴油,瞬间便消失无踪。
两边铺面,门庭若市。绸缎庄里,昔日贡缎泛着水色,却少人问津;香料铺中,印竺奇香与本土廉价香粉气味混杂一处,在温软空气里浮沉;酒楼之上,有胡姬当垆,身姿曼妙,裙裾翻飞,清脆的银铃声和着醉客的喧哗,飘飘摇摇地坠落街心。
檐角下,一位老匠人守着摊子,正专心致志修补一盏残损的旧宫灯。灯骨微弯,糊着薄韧的桑皮纸,纸上犹存褪色的龙凤纹样——他枯瘦的手指在灯骨间缓慢而郑重地游走,仿佛修补的并非一盏灯,而是某个行将就木却仍竭力维持的尊严。
街心,一株六百载的古槐,枝干虬结如龙,披覆着新发的嫩绿,投下巨大而摇曳的浓荫。无数淡黄细碎的槐花,乘着午后温煦慵懒的风,纷纷扬扬,飘落如雨。
花雨落在行人肩头,落在摊贩的货物之上,也落进那老匠人手中待修的旧宫灯里,竟轻轻巧巧地停驻于灯纸上一个微小的破洞边缘。那槐花细小如尘,却偏巧嵌在破洞处,仿佛是时光之手特意点下的一个注脚,一个脆弱而美丽的补丁,暂时遮掩着内里不可挽回的虚空。
斜阳熔金,其色渐深,沉沉镀在满街熙攘之上,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