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无限趋近于零。
既然如此,那就等着吧,看看最终会是怎样的结果吧。
除了这份名单上有孔鹤臣、徐文若和沈济舟三人的名字,让苏凌感觉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便是这份名单本身,苏凌都觉得似乎很不合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苏凌觉得这份名单,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事实上,这份名单不但存在,而且还被收录进了暗影司的架格库之中。
这便更加令苏凌感到费解了。
当然,苏凌并不是怀疑这份名单是伪造的,暗影司不可能伪造这样一份保举名单,也不可能在收录进架格库时,不核实这份名单的真伪。
苏凌只是觉得,这份所谓的保举名单,完全没有任何的必要。
虽然户部尚书官职已然不小了,乃是朝廷六部主官之一。
但这个官职若是在治世,的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位子,毕竟治世朝廷控制的国库帑银、皇仓存粮都是极其充实且数额巨大的,所以户部尚书的位置便凸显出了他的重要性了。
更何况,治世之中,皇权独尊,朝廷百官和地方官员的俸禄,亦是由户部主要负责操办的,这一位子,更是关系着所有官员的直接经济利益,更是重中之重。
可是,如今的大晋根本不是什么治世,而是立国六百余年来,从未有过的乱世。
皇权式微,天子的权威成了野心家利用的工具。明面上所谓百官俸禄,虽然还是朝廷拨发,实际上,朝廷根本拿不出银钱,所以天子只得放权,谁开府治公,谁养官养兵马,谁给他自己养的人发银钱,随便你任用官员,只要你向朝廷打个招呼,不绕过朝廷就行——这是起码的规矩,至于让朝廷给你认命的属官发饷?做梦去吧。
有钱你自己养人,没钱就别学人家发展势力,老老实实地做好和尚,撞好钟就得了。
朝廷?朝廷也没有余粮了啊......
除了乱世这个特点,削弱了户部尚书的重要性之外,还有一点,也直接地削弱了户部尚书的重要性,甚至整个户部都显得无关紧要起来。
因为乱世便伴有大灾。
倒不是什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也不是说什么治世便没有灾了。
事实上,治世的灾年也不少,只是治世之时,国力昌盛,国家机构运转正常,有财力、人力和物力,足以应对各种灾情。
不会让灾情扩大,波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