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也放心了,总算昨晚折腾了一夜,没有白折腾!”
苏凌点头,见离着陈扬当值还有些时辰,这才道:“还剩下一个多时辰,咱们睡是不成了,不如这样,我来教你吐纳之法,一个时辰就能恢复不少的气力......”
陈扬点头答应,两人便在放房中并排盘膝而坐,苏凌开始教授陈扬吐纳之法。
那陈扬也还算聪明,本就有些基础,所以教得还算顺利,苏凌演示了两三遍,他便已经基本掌握了要领。
于是,两人皆盘膝打坐,双眼微闭,整个房中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一个时辰后,陈扬当先睁开眼睛,穿了暗影司的制式官服,配了细剑,出门上值去了,临行前,看了看苏凌,见苏凌正专注地入定,便没有惊动他。
待陈扬走后,苏凌方缓缓的睁开眼睛,眼中的疲劳也随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人睿智的眼睛。
苏凌的脑海中,如过电影一般,将他从找到陈扬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统统回忆了一遍,着重地回忆了一番,在架格库中的事情。
然后,苏凌蓦地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细节和一些疑点。
苏凌首先想到的是户部给朝廷上的奏报,最初是户部老尚书王缮用牵头,左右户部侍郎协助赈灾事宜的,当时的丁士桢是户部左侍郎,右侍郎唤作张文华。
然而,未及三个月,户部便有了人事变动,户部尚书从王缮用换成了丁士桢。
苏凌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次人事变动,定然非同寻常。
虽然陈扬告诉他,王缮用致仕的一切流程和手续都正常,还有天子的旨意,赐金归乡,算得上是荣归故里了,但苏凌觉得,就算如此,这件事也极其的不合理。
更何况,架格库外面摆放的案牍和文书记载,不能说没有价值,但价值有限,毕竟,冠冕堂皇的表面东西,架格库也是要收录的。
这些冠冕堂皇的东西,是写给外人看的,至于真正的原因,苏凌觉得,定然不会让天下人看到。
至于为什么王缮用此次致仕,苏凌觉得不同寻常,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王缮用的年纪已然到了致仕的年纪了,他自己也早就有了退隐的意愿,而且朝廷也觉得户部尚书之位该换人了。然而,这换人的时间点却是不正常的。
若朝廷有心换人,且十分认可那后继者丁士桢的办事能力,完全可以在赈灾之事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直接让王缮用致仕回乡便好。
这章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