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原因么?还是一切按照规程来办的?......”
陈扬忙道:“一切都是按照规程来办的,不仅如此,天子体恤老尚书在归乡之际,还不辞辛苦,率户部赈灾之功,更赐了上好的丝绸三匹,银一千两,老尚书也真就是荣归故里了......公子是怀疑老尚书的致仕有问题?”
苏凌淡淡的点了点头,陈扬却摆了摆手道:“这不可能的,架格库中可有相关的文书案牍,还有天子的诏书......虽然是拓本,但应该能证明老尚书致仕,是正常的,没有什么隐情......公子要看那诏书和案牍的话,陈扬这就去取来......”
苏凌摆了摆手道:“不用看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就算有隐情,这些也看不出来的,这些只是朝廷想让百官和百姓看到的正大光明的东西,意义不大......”
他沉吟了一阵,又道:“那丁士桢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的圣旨,可有么?......”
“有,不仅有天子的圣旨,还有保举丁大人继任为户部尚书官员的名单......”陈扬道。
苏凌眯缝着眼睛,沉声道:“那名单在何处,拿来我看!”
陈扬又去了一阵,回来时,手中拿了一段锦帛,递到苏凌手中道:“公子,由于保举丁大人为户部尚书的官员,皆是下朝之后,各具奏本,呈于天子的,所以他们所呈奏本,以及奏本上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是无法搜集到的,这锦帛上的名单,是暗影司多方搜集,才开列出来的......”
苏凌点头,接过那锦帛,展开来看,却见上面列着约有二三十员官员的名字,大多数人,苏凌并不认识,但却在众多人中,发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第一排第一和第二个名字,苏凌都非常熟悉,一个是大鸿胪孔鹤臣,另一个是中书令徐文若。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苏凌还发现了在第二排的正中间,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却是渤海侯、大将军沈济舟。
令苏凌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份名单之中,并没有当时的司空萧元彻。
苏凌将这几个人牢牢记在心中,不动声色地又问道:“朝廷选拔擢升官员,是都如丁士桢这般,就算朝廷已然初步决定擢升,也必须有朝廷一干官员的保举呢,还是由天子决定就好,无需官员保举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扬闻言,挠了挠头道:“这个陈扬也不太清楚,这是吏部的事情,公子要是想要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