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的案牍文书和情报记录,这要是一个一个地去看,没有个十天半月,怕是根本就看不完的......
苏凌想了想,时间紧迫,离着天亮也没有多少时辰了,等到了当值的时辰,这架格库必然会有人前来。所以自己的行动一定要快。
想到这里,苏凌做了决定道:“当年赈灾一事,户部向朝廷奏报的奏折,还有认定赈灾结束的文书在何处,我先看看这些......”
陈扬点头道:“公子稍后,我这便取帮公子取来......”
陈扬自然是轻车熟路,朝着这几排架格靠后的位置走去,不一时再返回时,手中已然捧了两件东西。
苏凌看去,一个正是户部奏报朝廷的奏折,另一个正是负责赈灾官员认定赈灾事宜结束的文书。
苏凌先拿起那户部奏报朝廷的奏折,打开来看,却见上面写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大段话:“臣户部尚书王缮用等奉旨赈济京畿旱灾。据报京畿道二十三县禾稼枯槁,民饥待哺。臣等即刻檄行有司,开龙台三仓粮十万石,并拨国库帑银银八万两,朝廷募款六万两,设粥厂、发口粮。初遣员外郎欧阳秉忠等督率各县,按册验放,严查侵冒。然欧阳秉忠目无王法,贪污帑银,罪不可恕,今已伏法。再遣员外郎周世继任督率差事。目下饥民得食,流徙渐安,已赈济灾民二十一万口。唯恐后续乏力,恳请蠲免灾区秋赋。有关臣等御下不严,错用欧阳秉忠一事暨赈务未尽之处,臣等惶悚待罪,伏候圣裁。”
苏凌看了一遍,发现奏折下有户部主要官员的签名和印章,分别是:户部尚书王缮用,左侍郎丁士桢,右侍郎张文华。
最后还署上了日期,乃是兴安元年六月十一日。
陈扬解释道:“公子,这王缮用,便是当年京畿道发生旱灾时的户部尚书主官,另外两个是户部的左右侍郎,那个丁士桢丁大人,您应该不陌生了......”
苏凌嗯了一声,并不急于说话,又拿起户部认定赈灾事宜结束的文书,细细地看去。
却见那文书上的内容更为简单,文书的题目是户部为勘赈事毕具报,只有寥寥几句话:“京畿旱灾赈务,经臣丁士桢等督率完结。例赈钱粮悉数散讫,灾民抚定,流徙归业。即日起停发赈济,合行具报。”
最后照例有相关负责的户部官员的署名和印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凌看到那署名之后,心中便不由的一动。
却见那署名中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