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越来越多的供应订单,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也正是因为如此,远距离的交货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经营成本,最后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沟通、协调之后,他们纷纷在涞西设立分厂,虽然说是分厂,但是绝大部分的分厂规模,比原本的厂子规模还要大,制造的利润还要多很多。
\n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私营企业,而私营企业的规模,相对而言都要稍微小一点,不过数量倒是不算少的,之所以出现如此情况,是因为最初的时候,私营企业想要搬迁过来,整体比较容易,没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说过来就过来了,过来之后凭借地理优势越做越大,甚至几乎赶上了这些国营厂。
\n
而最让王烨印象深刻的,就是老铁小五金加工厂了。
\n
当初这个厂子加起来只有四五个人,全都是老铁的兄弟和朋友,凭借几间老厂房和几台老机器,只能加工一些螺丝钉之类的,为了寻找订单和生意,老铁父女两个人冒冒失失的就来到了红星联合体举办的全省产业链大会,然后拿到了一笔订单,从那之后,老铁小五金制造厂就成了红星联合体的供货商。
\n
在成为供货商的这一年多时间内,他们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从最初的不到十个人,变成了二十多个、五十多个、一百多人,也是在这个阶段,已经在红星联合体的帮助下,贷款拿下了大量二手机器的他们,毅然决然的不能受到这些固定资产的限制,决定搬迁到红星联合体旁边。
\n
于是,他们来了,然后他们的规模更大了,从一百多人,变成了两百多人,三百多人,直到现如今的,整个厂子的工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人,而这些工人的来源,有些是涞阳本地招募的,有些是云台市本地招募的,还有一些则是随着他们一起从老家过来的,总之规模是越来越大了。
\n
当然了,王烨对于老铁的深刻印象,可不只是因为他们不断变大的规模,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n
一个原因,就是老铁的对于企业经营的态度,按照涞西的官员介绍,老铁是所有工业达到周边的私营企业中,第一个启动“员工家庭关怀”的私人企业,换句话说就是,虽然老铁小五金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