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最后,王烨还给出了第三个理由。
\n
那就是这款车立项的目标,是瞄准的民用市场,就算是军用也是公务使用,并不是战场使用,所以太强的越野能力其实没有意义,绝大部分人都用不上,目前国内的路确实不好,荒野道路确实很多,但是只要能应付这些路况就足够了,搞的轴距很短,能上山能下海意义不大,而且还会牺牲很多很多的舒适性。
\n
至于动力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根本没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路况,能跑到八十公里那都是一等一的好路了,根本就不需要太强大的动力支撑这台车在公路上飞奔,所以牺牲一部分加速度,换得更多的舒适性和面子,是完全值得的。
\n
总之,王烨也抛出了三个理由,每一个都非常的充分。
\n
然而不服气的还是不服气,于是这两派人还是彼此不能说服彼此,导致立项的大会连着开了好几天,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大家都各执一词并且不愿意妥协,而项目也不能不开始,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只能找了个折中的办法。
\n
所谓折中,当然不是造一个半大不大的车,而是造一个大的,造一个小的,最终交给市场验证,供那些潜在的购买者去选择。
\n
正是因为如此,最终这款越野车,一共确定了四个款式。
\n
第一款车长只有四米六,采用了三门五座的设计,主要强调通过性和越野能力,第二款车长为四米八,采用了五门五座的结构,第三款就是目前这一款,车长达到了五米,采用了五门七座的设计,最后还有一款,那款车长达到了五米二,理论上只有两个固定座椅,也就是主驾驶和副驾驶,而后车厢可以是全空的用来运输一些货物,也可以加装两排运兵座椅,也就是背靠车厢玻璃的那种,坐八个人不成问题。
\n
而这四款车,都基于一套车架系统、一套发动机系统、一套变速箱系统打造,不过具体的车壳子是有区别的,车身的尺寸和大小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