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操场上的“抗震棚”还是陆续拆光了。
\n
塑料布的棚子抵不过秋夜的寒气,也许等不到那个虚无缥缈的余震到来,大人孩子们都受不了冻,于是陆陆续续地搬回家去住。
\n
大家伙虽说是住在家里,但这心里仍然是七上八下的。
\n
这会儿,社会上开始流行起了“土地震仪”来。
\n
其实就是倒立的酒瓶,以为地震发生时酒瓶比人的反应敏捷,人睡着后听见酒瓶倒的声音就可以醒来逃命。
\n
一时间,酒瓶竟然成了紧俏品。
\n
但也因此闹出不少误会,有一天许大茂将酒瓶竖在窗台上,结果酒瓶被风吹倒了,碎裂声传到满院,以为是地震来了,大家慌忙跑出去一看,竟是虚惊一场。
\n
临近国庆节前,城里的大部分居民们遵循安排,回到了胡同里熟悉的家。
\n
这场地震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n
每个家庭都有了一批单位里给发的抗震木材。
\n
从学校回到家后,95号院为了继续防震,街坊邻居们就在屋檐下,在院里,甚至在胡同口搭起了抗震棚。
\n
有一百多年的老北城胡同布局,几百年的四合院结构,统统在这个秋天被改变了格局。
\n
傻柱就用刘之野给他的两块搭盖卡车用的军用苫布,搭成了大棚子,里面安装了电灯,还搬进来了电视机,还可以在床上打麻将、扑克……
\n
这段时间,他家的防震朋成了95号院里最热闹的所在,每天晚上都要闹腾到很晚。
\n
“全家人住在这个大棚子下,不像在抗震,倒像在过儿童‘夏令营’”。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