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投戎,杀场显身手。抛头颅洒热血的,是为真英雄。比这整日里死读书,不可同日而语啊”。
\n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n
说实话,他心动了。
\n
于是一狠心,给家里留了份家书后,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队伍,然后就这么跟部队一走了之。
\n
随后一年多……
\n
跟随部队南下统一了全夏国的刘之野,也不负众望。火线立功提干,加上文化水平高。被队伍选送于s市的第六高级步校,进行中级军事指挥培训以及正规的军事教育。
\n
这也是为了培养部队优秀的后备力量、各种专业和指挥人才。当时的各级军校不对社会开放,学员都是从部队选拔、保送的、拔尖儿的人物。
\n
这也算圆了他,继续去高等院校读书的梦了。
\n
这期间,他也回家探亲了几次,可是每次都是兴致勃勃的回去,焉头耷脑的回来。
\n
原因是,父亲因为其放弃进修学业,去参军入伍。心中对他还是耿耿于怀,无法原谅他。
\n
在老一辈的文化人、心目中,觉的当个大头兵怎么能够跟做一个文化人有前途啊。最不济诗书也可以传家。当个大头兵指不定那一天,就横尸他乡了。
\n
父亲他也是经历过了满青、bei洋,呡国、倭占时期的老四九城人。
\n
半辈子见多了,四九城内乱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合路军阀、倭伪、洋兵粉末登场,闹得是沸沸嚷嚷。
\n
所以,他对当兵的也就没啥好感。
\n
虽然后来,建国后跟我军接触久了。
\n
才知道这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