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十几年前,在这里很少能见到几个黄皮肤的夏国人。
\n
然而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赴东欧淘金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夏国人来到奥匈国闯荡。
\n
尽管语言不通,但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许多夏国人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n
他们建起了夏国人的市场、餐馆、旅馆和商店,出版印刷了中文报纸和杂志……
\n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奥匈国内的夏国人已达1万多人,一个夏人社会的雏形已经形成。
\n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n
奥匈国的夏人当中人才济济,卧虎藏龙,但同时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n
少数不法分子利用法律制度的不同,专门针对夏国人进行各种犯罪活动,严重影响了全体旅匈夏人社会的安定,给所在国的治安秩序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n
十几年来,仅夏国人内部就发生了十数起凶杀案件。
\n
最近五、六年来每年春节期间都有夏国人被杀的消息,由于这些案件多发生在夏国人内部,当地警察很少破案。
\n
然而,令那些夏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没有料到的是,夏国的刑警们一直在关注着中东欧地区夏国籍犯罪分子的动向,关心着海外夏国人的安危,并派遣了精明强干的警官小组前来协助匈警方的工作。
\n
刘勇到布达佩斯的第二天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n
但是,尽管有驻奥匈使馆的大力支持,有奥匈警方职能部门的配合,一开始工作依然非常困难。
\n
首先,奥匈的夏国人分布较广,又没有统一的组织,而且互相之间戒备心理都很强,导致一些案情的调查很难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