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觉得重要的两个核心参数了!”
“所以,”江夏总结写道,“我建议以 θ = 10° 作为设计基准角进行初步计算。这样既能有效抑制涡流分离,降低 ξd 到 0.15 左右,又能避免锥体过长。然后,结合具体的管道尺寸(D1, D2)计算所需锥长 L。”
键盘敲爽了的江夏稍微停了停,一种名为“剧透”的快感直冲天灵盖:
“在结构设计上,可以将锥体分成 3-5 段,每段的锥角做非常细微的调整,比如从入口的 11° 渐变到出口的 9°,形成平滑的流线型过渡,进一步优化 ξc,使其趋近 0.05 的下限值。这样多段微元的模型就有了明确的物理意义和设计依据。”
完美!
江夏停住敲打键盘的双手,脸上露出意义不明的姨母笑。
守在一旁的小刘秘书只当他在检查屏幕上有没有错字,殊不知此刻江夏内心小人叉腰狂笑:哈哈哈哈,各位老师,看着这些标准答案,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嘿嘿嘿,我才不告诉你们这个黄金θ角是你们后世挠秃了头才总结出来的!
得意之余,他灵光又一闪:对了!还有莫迪图(Moody Chart)!这可是个压箱底的好宝贝!专门描述达西摩擦因子和雷诺数、管道粗糙度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不光圆管子能用,奇形怪状的管子它也能管!简直是流体力学和工程界的“万能关系图”!
这图1944年问世后,一直被某些人捂得比祖传秘方还严实。
江夏一拍大腿:干脆!趁这机会,打包赠送!
有了这图,配合上眼前这几位老师傅用半辈子经验熬出来的‘蒸汽流量速算表’,别说设计个导流锥了,以后但凡跟管道打交道的活儿,都能省下不少脑细胞!
江夏键盘敲得噼啪响,心情美滋滋。一旁的小刘秘书看得眼热心跳,自己兄弟这敲键盘的速度,真真厉害!
大老王则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抓耳挠腮。
他满脑子还是那艘怪船!心系海军的他,恨不得立刻揪住江夏那撮呆毛,把“水翼”到底是啥玩意儿问个底儿掉!
可惜啊,这念头只能在他心里疯狂蹦迪。敢于付诸行动的话,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其实吧,这事儿也怪大老王消息没探全,或者海军那边没好意思说……
毕竟,这事儿说出来……挺丢脸的。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