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曾经接触过的样子……
但江夏也不得不承认,这“邪招”里藏着“奇招”的影子!在弯管变径处加装设计得当的导流锥,确实能有效引导气流,减少因气流分离产生的涡流损失,这本身是个降低局部阻力的好思路。
可为什么江夏还是觉得“邪”?
问题就出在那导流锥的设计难度上! 这玩意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往管道里塞个锥体就完事了!
呵……如果锥角过大,气流虽然照样会在锥体表面发生分离,产生强烈的涡旋,但那个局部阻力系数(ξd值)能飙升到0.6以上,能量全耗在打转上了!
锥长不足? 要是没覆盖整个变径区域,气流在锥体边缘就会“脱缰”,形成边缘脱流,引发可怕的管道振动!
这种振动有多恐怖?一公里长的大管子跳舞,你见过没……
江夏就见过,某条五公里长的尾矿输送管,就因为类似的振动问题,整条管线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在空中疯狂扭动,扭得比修炼八百年的青蛇还要妖娆!
最后,振动中心点那一截管线,直接被甩到了十米的高空。整个管道输送线全部断成一节一节……
另外,管道中心偏移也是让人闹心的存在,要是导流锥的中心线和管道中心线偏移超过管径的3%,好家伙,那原始设计的能量损失(水头损失)至少得再往上蹿50%!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能提出这种“剑走偏锋”、兼顾了奇思妙想与巨大技术风险的改进方案……这位昌年同志,或者说他背后的技术团队,指定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寻常之辈!绝对是敢想敢干、经验老道、甚至有点“疯狂”的技术大拿!
只是,这个方案,江夏越寻思越熟悉。
怎么那么像后世和导师喝酒的时候讲述的一个,有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法的作者的一个小故事哪……
江夏继续小心问道:“您是不是姓蔡啊……”
“对呀!”
“您是不是在石景山发电厂工作过?”
“哈哈哈,李长福这老东西,没少跟你骂我吧……”
“您的小弟,是不是写了本信息论?”
“对呀!”
破案了,原来是您啊,您等会,我让学电力调度的给您磕一个……
顺便再让邮电大学的给您弟弟磕一个。
喜欢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工业兴国,从初级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