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久没见面的李长福通话,江夏老开心了。就是自己师父说的问题所在,让江夏有点开心不起来。
“师父,是遇到了啥麻烦?”
“不知道!感觉!”李长福可能也觉得这个说法有些不靠谱,专门给自己的宝贝徒弟解释了一下:“就像前面和老任一起弄柴油发动机那时候一样,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上一步开机,下一步这玩意就会蹦飞的感觉……”
听着这话,小呆毛也跟着师父的描述打了个激灵。
这是啥?汽轮机!
知道它的蒸汽压力是多大吗?
将近16.6 MPa(166巴)的玩意!这可是相当于160个大气压了。
换句话来说,高卢鸡的这套汽轮机组已经达到亚临界参数,真要是蹦飞了,那跟爆个“丫鬟”都差不多了。
其余的不说,整个装机车间被崩成一块块的是没跑,要是引发了连锁反应,把整个发电厂给洗白,那也是不在话下。
“而且,不止我有这种感觉。就连老黄他们也是这种感觉,哦,老黄你不认识,我也不多给你介绍。就这么给你说,机械厂那个秦师傅和老黄比,都差得远!”
哦,这样啊。机械直觉……
这种外人听起来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是工程师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设备运行中细微异常的潜意识整合与快速判断。这类直觉本质上看似 “莫名”,实则是专业素养的体现。
在咱们的工程史上,靠着这种直觉避免重大事故的例子可不少。
远了不说,就说“大小姐”出嫁前夕,负责引爆线路的干昌老师,在最后检查时,发现主控室与爆心之间的一条电缆存在异常。
这条电缆铺设在戈壁的碎石堆中,外观无明显破损,但他用手抚摸电缆外皮时,感觉到一处轻微的 “凹陷感”。凭借对电缆结构的熟悉,坚持要求剥开绝缘层检查。
(从这里你们就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的脊梁是多么的负责。知道主控室与爆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嘛?
19公里!
这么长的距离,别人愣是用手一寸寸摸过去的……)
要知道这可是最后一次检查!
可想而知,当时这位脊梁承担了多么大的压力。但,就算这样,别人也没有放弃。剥开后发现,有3根铜线已被碎石压断,仅剩2根勉强连通。若直接通电,极可能因电阻过大导致引爆失败。
当然,这种直觉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