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
首页

第410章 意念

论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在司法实践中,“希望”要比“放任”的主观恶性更大。对前者的处罚也就更重。

而这也有分类,这叠直接意识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首先,此处的“会发生”包括必然发生和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其次,这里的危害结果是相对确定的结果。再次,某些直接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一些特定事实。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希望发生的危害结果与其明知会发生的结果须同一。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愿望。这与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一致的。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即要危害结果发生,一旦危害结果没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心愿的。

这种间接意识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生的结果既不是希望其发生,也不是希望其不发生,而是任其自然,发生不发生都无所谓。2、 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

若要论及以意念杀人这一说法,的确存在着些许相关实例曾在世间流传开来。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未曾亲眼目睹此类事件的真实发生场景,故而难以确切判断其真实性究竟如何。这些所谓的“意念杀人”事例,往往只是通过他人之口或某些记载而为人所知,但其中所描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 科幻 /
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
白雪里黑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白雪里黑)的经典小说:《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最新章节全文...
593612字07-30
凶案追击 科幻 /
凶案追击
猫咪狗狗你爱谁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猫咪狗狗你爱谁)的经典小说:《凶案追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1177476字07-30
规则怪谈,原来我才是BOSS 科幻 /
规则怪谈,原来我才是BOSS
软毛小肥龙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软毛小肥龙)的经典小说:《规则怪谈,原来我才是BOSS》最新章...
430742字07-30
是谁害死了猫 科幻 /
是谁害死了猫
汐凡
294302字07-30
劫天运 科幻 /
劫天运
浮梦流年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浮梦流年)的经典小说:《劫天运》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
24301574字07-29
灵异万界 科幻 /
灵异万界
6拽
灵异万界是由作者6拽著,免费提供灵异万界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1523120字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