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旧闻引起了他的注意:1999年8月,城郊高中女生林小雨被发现在家中上吊自杀,年仅17岁。报道配图中,少女的模样与照片上如出一辙。
更令陈默震惊的是,案件调查警官的名字赫然在列——陈志远,他的父亲。
陈默的手开始发抖。二十年前,父亲还是刑警队长,后来因为一起"证据处理不当"事件被调离岗位,从此郁郁寡欢。他从未提起过林小雨的案子。
陈默调出案件档案。林小雨的死亡被认定为自杀,但档案中有几处疑点:现场没有遗书,死者颈部有防御性伤痕,而且——陈默倒吸一口冷气——法医报告中提到死者右手握着一块碎布,后被证实来自一件男士衬衫。
这块布去了哪里?档案中没有后续记录。
陈默拨通了父亲的电话。响了几声后,他听到父亲沙哑的声音:"默默?"
"爸,我想问你关于1999年林小雨的案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我在调查许志明失踪案,发现了林小雨的照片。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又是一阵沉默。"许志明?"父亲的声音突然紧绷,"那个作家?"
"对,你知道他?"
"默默,离这个案子远点。"父亲的声音变得陌生,"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爸,到底怎么回事?林小雨真的是自杀吗?"
电话突然挂断了。陈默再打过去,已提示关机。
他转向电脑,搜索许志明和林小雨的关联。几小时后,在一家地方报纸的电子档案中,他发现1999年7月的一则小报道:青年作家许志明在城郊高中举办文学讲座,受到学生热烈欢迎。配图中,年轻的许志明正在给一个女生签名——那个女生,正是林小雨。
陈默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翻开许志明的手稿,在第二章找到一段被反复修改的文字:
"有时候,一个谎言需要更多谎言来掩盖。二十年前我犯了个错误,现在该纠正了。但纠正错误的方法,是犯下更大的错误吗?"
窗外,雨开始下了。陈默想起小时候,父亲书桌抽屉里那把总是上锁的小钥匙。他现在有个疯狂的念头——也许答案就在父母家的那个抽屉里。
当他抓起外套准备离开时,办公室电话响了。是张法医:"陈默,血迹DNA结果出来了,确实是许志明的。但有个更奇怪的发现——血迹中有微量的镇静剂成分,通常用于手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