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个大坑的老丈人。
“这是调虎离山之计!”经过数年战场上的历练之后,早已褪去青涩姿态的岳载,已经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一军之将。
“而且不仅如此,又有抛砖引玉、围点打援的连环计夹杂其中。”岳载站在会议桌前,手持一根细长棍,指着墙上的中原地图,侃侃而谈。
“朝廷派兵马围攻太行山,未必会立见成效,却引得咱们必须考虑救援的问题。西北明军已经应接不暇,不可能东进太行。东北那木罕暂时被安抚,仅凭渤海阁的商队,力有不逮。那么,只有从江南起兵才有可能给太行山以实质性的援助。
“此时,梁王腾空河南之地,便是咱们北上最大的诱惑。一旦占有河南,再往前一步便是太行山南麓,而后便可觊觎整个中原之地,甚至于大都近乎唾手可得。”
这番话,说得在座之人频频点头。甚至有急性如熊二这般,已经公然叫道:“那还等什么?兵贵神速,我、我……”
熊大怒目而视,苟顺则幸灾乐祸地说道:“不好意思,你只是个侍卫长,不得领兵作战。”
熊二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半句话来,只能幽怨地看向甄鑫。
甄鑫没去理他,只是轻轻地敲了敲子,说道:“但是呢?”
果然,岳载说道:“但是……嗯……
“这正是我准备说的调虎离山之计。咱们依据长江天险,拥有水上无敌的战力,北兵想要南下,十年之内绝无可能。可是如果咱们离开江南北上,那么会面对什么呢?”
众人的目光,随着岳载手中的长棍,自北向南,在长江北岸划了个圈。
“咱们,做好了不再依据水军之利,在野外与北兵对战的准备了吗?”
众人悚然而惊。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旦江南军队北上,失去地利,也未必拥有人和,一如南宋数次北伐,尽皆无功而返。
仅凭强大的经济实力,真的就能打得过北兵?
这才是忽必烈的真正目的!
既然无法南渡作战,那就引江南兵北上,以河南作为战场,剿杀江南并不充裕的兵力。
至于河地之地是否会被打成焦土,显然根本就不在忽必烈的考虑范围之内。
甄鑫默默地叹了口气。
果然,我与这种千古一帝,是有着本质性的差距。
他们可以视众生为蝼蚁,根本不管治下百姓的死活,我却总是纠缠于每一个人明天是否有饭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