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
仙童以为,既然那木罕无心于太子之位,那他必定会选择一个可能继位的人全力支持。若是支持南必之子铁篾赤,那便是盟友;若是支持其他人,必将成为仇敌。
那木罕却只是表态,不会公然支持任何人。
于是仙童便很愤怒,给了通极为严厉的警告之后,拂袖而去。
那木罕其实可以理解仙童的愤怒,譬如两军对垒,边上突然出现第三支自称两不相帮的军队,其面临的结局很可能是被对垒双方共同清理出战场再说。
但是,他又能去支持谁?
这时候若敢跳出来,面临的必定是皇帝的滔天怒火!
远在漠北的铁穆耳遣使前来,要求得到他的支持,否则便视为仇敌。
远在云南的甘麻剌遣使前来,要求得到他的支持,否则一样会被视为仇敌。
只有皇帝,始终对他不闻不问,似乎忘掉了还有这么一个幼子存在。
若仅仅如此,那木罕倒也不用过于在意。
虽然拥有重兵,只要自己坚定地驻守于此,就没人敢真正为难自己。
但是,驻守于榆关的一万蒙古军队,却已是人心浮动,惶惶难安。
自兵败漠北后,那木罕便无心培植自己的嫡系部队。这一万兵马,绝大多数都是从各部族临时征调而来的军队,真正能对自己保持绝对忠诚的,不过两支护卫千人队。
若于战场上厮杀,那木罕并不担心这些人的背叛。但在这种时候,他却根本无法杜绝手下的各怀心思。
便时不时有人来探他的口风。
是想拥立某个王爷,还是想直接杀回大都以控制京都的局势,或是兵进东北自立为辽王?
桌上有封信件,便是来自辽东的哈丹。
当年,成吉思汗将蒙哥山(大兴安岭)以西之地封给自己的幼弟斡赤斤。
窝阔台汗死后,其皇后脱列哥那临朝称制,迟迟不肯把权力交给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导致蒙古国陷入内乱。斡赤斤趁机起兵,自东向西跨过数千里的草原进兵汗庭。行至半路,却又担心兵败撤回封地,却没能逃脱贵由汗登位之后的清算。
斡赤斤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之时,斡赤斤的孙子塔察儿率先表态支持忽必烈,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重新登临东道诸王之长。到乃颜承继封地时,其势力已经跨过蒙哥山向东扩展,几乎囊括了整个东北之地。
然而,元朝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