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行政能力的不足使得国王难以管理常备军。
即使一个国王拥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仍然需要一个高效的官僚体系来组织和管理这支军队。
然而,在中世纪时期,王权往往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薄弱。贵族之间的内斗与高高在上的王权,使得他们脱离了群众,转头注重起自身的利益。
与后来的近代国家相比,许多中世纪国家在行政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这些国家通常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勤保障机构与良好的征兵系统这些基础行政结构。这种缺乏使得国王在管理军队时面临着诸多困难。
由于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军队管理的中央机构,国王很难有效地确保军队的纪律和补给。
没有明确的指挥系统和组织框架,军队的运作往往会变得混乱无序。
常备军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良好的组织。然而,中世纪的大部分国家都缺乏这样的管理体系。
士兵们可能会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而军纪涣散,甚至发生哗变。这种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还可能对国王的统治造成直接的威胁。
在缺乏专业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国王可能不得不亲自处理军队的各种事务,这无疑会分散他的精力,影响他对国家其他方面的治理。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水平也难以得到保证,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此外,地方势力的强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领地是由贵族或教会掌控的,国王即使建立了常备军,也未必能够有效地控制全国。
这些地方势力可能会对国王的权威构成挑战,使得常备军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相比之下,雇佣军则具有一定的优势。国王只需要向雇佣军支付佣金,而不需要负责他们的日常管理。
一旦战事结束,国王可以轻易地解雇雇佣军,而无需长期维护这支军队。这种灵活性使得雇佣军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了国王的首选。
三十年战争堪称雇佣军的绝唱,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见证了雇佣军的辉煌与衰落。
在此之后,欧洲的军事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国王直属军队为核心的新型军事体系逐渐崭露头角,而雇佣军的地位则一落千丈。
雇佣军,这个在中世纪欧洲大行其道的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