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后期,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中央集权开始崛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君主都渴望建立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军队,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封臣们的散兵游勇。
这是由于臣民们组成的封建军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这些军队并不愿意进行长期的远征,因为他们往往受到封建义务的束缚。一旦四十天的军役期满,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散去。
其次,这些由臣民训练的农兵,其战斗力相当低下。虽然在平时可能还能勉强应付,但一旦遭遇专业的军队,他们往往会迅速溃败。
此外,领主们的忠诚度也难以保证,他们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倒戈相向,给君主带来巨大的风险。
相比之下,雇佣军则具有封建军队所欠缺的一些优势。首先是机动性,雇佣军可以迅速组建起来,而且不受封建义务的限制。这使得君主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获得一支军队,而不必像过去那样等待封臣们慢慢召集兵力。
其次是持续性,雇佣军不受短期军役的限制,可以长时间地作战。这对于进行长期战争的君主来说非常重要。最后,许多雇佣军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他们的战斗力要比一般的农兵或封建军队强得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战争变得“可以交易”,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流通,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在早期的中世纪,欧洲的经济相对落后,封建领主主要通过土地和赋税来维持自己的军队。然而,到了十三世纪左右,一场农业革命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城镇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流通速度也随之加快。
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城邦和国家开始意识到,他们可以用金钱来雇佣军队,而不再仅仅依赖于封臣的义务。这一变化使得许多战士发现,当一名职业士兵比务农更加有利可图。
这些职业士兵可以在战争时期为不同的雇主效力,以换取高额的佣金和战利品。在和平时期,他们则可以充当护卫、巡逻部队,甚至通过劫掠城镇来维持生计。
这种雇佣军制度的出现,使得战争不再仅仅是封建领主之间的权力斗争,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交易的活动。
此外,战争的演变使得军队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自十二世纪以来,欧洲的战争模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弓、弩炮以及火器等远程武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骑士在战场上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削弱。
与此同时,攻城战和大规模的野战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