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不会放过他。
见这倒霉孩子张口结舌,徐幼勤又将目光看向刚才那几个表示不服气的学生脸上,笑:“他说不出来,你们来说说看。”
“铺陈描写?”
“细节逼真!”
“衬托,我觉得是衬托,用这种荒凉景色衬托旅人心情不怎么好。”
那几个学生想了想,纷纷开口。
“这是古诗词中最常用到的情景交融写法。”
“上个月给你们讲唐诗宋词的时候,就跟你们说过这个知识点。”
“当时还举了很多个例子。”
徐幼勤站着有些累,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刚才那几个回答错误的学生:“那我再问你们,'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这里为什么要写三更四更?不是一更二更,或者五更呢?”
刚才答错的那几个学生挠了挠头,不敢再轻易吭声。
徐幼勤目光扫过其他人。
其他那些学生,听过《千百度》的,正在仔细思索。
没听过的,此刻也全都拿着手机开始搜索查看后,思索.....
“古人把晚上分为五更。”
“一更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二更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而这三更和四更,则是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三点。”
“通常这个时候,古人早就睡熟了,就是现在,你们这些爱玩游戏玩手机的夜猫子,那也都差不多睡着了。”
“但是词中这位旅人,却知道野店外面风还在刮,雪还在下。”
“他为什么知道啊?”
“因为他没睡着啊!”
徐幼勤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这一句,是不是正好对上了歌词的第一句‘客怎眠’?”
此刻不管听过歌还是没听过歌的,全都用手机打开了《千百度》的歌词。
听完老教授这番话,全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哦。
这个前后对照的手法,用的好隐晦和巧妙啊。
刚才看歌词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呢?
“然后我们来看这首歌的第四句‘只是可怜瘦马未得好歇’,这里有用到了什么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别看徐幼勤年纪大了,但是记性挺好。
虽然只听了三遍,竟然将歌词全部都记住了。
此刻,将这首歌当成一个范文,开始考校起学生来。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