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在这先恭喜您了!打今个起,咱们就该称呼您老是钱尚书了!”
传旨的锦衣卫还没前脚踏出礼部大堂。一阵玩笑话语便从大堂里面出来,立刻让里传出一阵笑声。大堂之上数十名官员便立刻涌到了今天的主角钱龙锡身旁,表达着自己那虚伪的祝福。
一声声祝贺的声音不断的在大堂里面响起,年愈五旬的钱龙锡今天可谓是“人面桃花”,嘴角上的笑容从接到消息那一刻就一直没有放下去过,不停的在给场上的众人回着礼。
礼部,掌握礼法,肩负外交更还兼管着在这个时代人才最重要的上升通道—科举。各种职能相互交织,是一个比较务“虚”的部门。这也就使得礼部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清水衙门。可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格局中,礼部乃是六部之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部。
按照大明朝最传统的人才培养路线,每一个高级官员的培养几乎是固定的,像海瑞和陈新甲这样从举人身份干到二品官员的有且仅有两位。在传统模式下,士子中进士之后,就是进翰林院或者是在六部观政。随后累积一定阅历之后在派往地方出任知府,布政使等职。等完成这些最基本的锻炼之后,剩下挑选出来的官员则是就要角逐进入最重要的中央工作。
出任礼部,成为皇子或是皇上的经筵讲师则是最快的一条途径。张居正,高拱……大明朝赫赫有名的首辅基本也都是在这条路上走出来的。
在大明朝内阁更类似于今天的中央书记处,内阁成员虽然首辅决断为主。但是每名内阁成员也都有自己所主要负责的领域。
吏部掌管人事工作号称天官。但大明朝很少有吏部尚书兼任内阁首辅的先例。相反的则是看似清闲,实际上在这个讲究礼法的时代,礼部尚书则是更多任首辅的主要负责对象。
在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格局之下,礼部作为培养内阁成员,内阁首辅最多的部门。礼部尚书的位置自然而然格外的引人注目。谁出任了礼部尚书,按照大明朝的传统几乎是已经预定了内阁的位子。
善于经营关系的大明朝官员们,自然是非常能够清晰的洞察这一切。
被众人簇拥着的钱龙锡嘴角上的笑容抑制不住的挂了起来。不停的朝着在场的众人作着揖,连连道谢。
“各位大人,诸位先生。承蒙陛下的恩典和诸位的抬爱,钱某自知有愧啊!”
“唉,钱大人说的哪里话。你也是万历三十五年的状元,三朝的老臣。不管是神庙还是先帝都对您的格外的垂青。钱阁老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