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上又来了更厉害的佛朗机人。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咱们禁海,倭寇就不来了么?佛朗机人就不来了么?反而因为我大明防弃了海疆,倭寇海寇,来往更方便了。
正所谓寇可往,吾也可往!
大家知道么,海里有丰富的食物,单单是一头鲸鱼,就重达五六百石,够一个村子吃上一个月的,还是肉类!”
在座的重臣们,都惊下了下巴:如此大的鱼,怎么捕捞?还有,太后是如何知道的?
张蔷笑笑,点着钱陞道:“这位钱先生在江南,定是听过海里的这种大鱼吧?”
众人都转头望向钱陞,他赶紧站起来,恭敬地说道:“回太后,草民确实听人提起过,海里是有这种大鱼的,珍贵的龙涎香,听说就是这种大鱼的涎水结成……”
工部李从心感叹道:“捕捞如此大鱼,得结多大的网?”
钱陞忙道:“回大人,听说爪哇国的人,用钢叉将大鱼在海里杀死,再用船拖回岸上切割,不用渔网……”
张蔷接过话头:“要说捕鲸,还得看大明的邻居倭国……扯远了,海里不仅有几百石重的大鱼,还有大量的其它鱼类,和藻类,这些,都可以制作成食物。
大明有万里海疆却不加以利用,不是在拿着金饭碗讨饭吗!”
是啊,人都饿死了,谁来守祖制?
在座的都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炮儿,不是刚进官场的初哥,知道所谓祖制,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扯出来用一用的借口,肚子饿了,祖制能当饭吃么?
都察院都御史毕自严,是从南京调回来的,他点头道:“太后说得有道理,本官在南京任上,就见过市面上有鱼干、虾米、海带等海货售卖,可见海里是有食物的。”
刑部尚书王在晋是江苏太仓人,他说:“说起来,海里的鱼虾和海带等海产,都自带盐味,要是晒干与麦粉、高粱、粟类、菽类一起磨成粉,百姓们连盐巴都不用买了……”
张蔷心里吐糟:哎玛,这不是后世的混合饲料么?
她点头同意:“王大人说得有理,如果在平日的食物里,掺上三四成的鱼类和藻类等海产,就相当于增产了三四成的粮食。
而且,只要不刮台风,渔民就可以下海打鱼,不受旱涝灾害影响。”
孙承宗见太后铁了心地,要向大海要粮食,知道这也是目前情况下的一条出路,便闭了嘴,再不提祖制。
祖制上也没有太后能秉国这一条,又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