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在忙着推选新内阁,参加今科会试的举子,却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先是被礼部尚书温体仁,一个增加术算题目的提议,搞得焦虑不堪,许多人连夜恶补《九章算术》,也有人私下里串联,企图趁机将温体仁轰下台。
等他们从考场里出来的时候,京城戒严了,原本考完试后,举子们要参加文会,领略京城繁华的各种活动,全都取消,只能待在客栈和会馆里消磨时光。
好不容易等到放榜,皇太极又率军围了京城,天子和太后还亲自上了城墙,举子们金榜题名的高光时刻,伴随着轰隆隆的炮声,登在了报纸上,中试的贡生,有幸与皇太极的名字,印在同一张报纸上。
然后,太后给了落榜举子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下懿旨着礼部开考明算科,中科的举子,将成为商学院的学生,一年后毕业,同样授官!
虽然商学院有个“商”字,让许多读书人觉得难为情,甚至放弃考试,但更多的举子,还是参加了考试,虽然考得不怎么好,但大家都是临时抱佛脚,谁也别笑话谁。
别说,张蔷还是从参加明算科考试的举子中,看到了她熟悉的名字:宋应星,原来,这位撰写《天工开物》的名人,也来参加今科的会试,落榜后,又参加明算科考试,而且考到了第九名。
复社的张溥,会试中弟,其他人如夏允彝、陈子龙、吴昌时则落弟,吴伟业这个打酱油的孩子,此时还没有参试资格。
曾经与张蔷同桌饮茶的吕大器,排在三甲第两百七十名。
还有一个比前面三人的名声还响亮的牛人,史可法,三甲第二十六名。
其他的,都不熟悉,大明自有一套选官成熟流程,张蔷无意去改变,免得触动读书人的敏感神经。
她的商学院,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明算科取了两百人,张蔷打算,这批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府县的户房,先把大明的财税计算清楚再说。
今科的武举,也同样让张蔷惊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大明命运的吴三桂,竟然是今科武举的状元!
这些大明末世的牛人,开始粉墨登场,张蔷要头痛的,是如何用好他们。
因为吴三桂与祖大寿的亲戚关系,肯定不能再放他回辽东,不然刚拆散的辽东将门势力,又要重新抬头,到最后尾大不掉,反过来威胁朝廷。
“这是吴家麒麟儿,”张蔷对袁崇焕笑道,“听闻这位吴三桂,十三岁就敢冲入敌阵中救父,孝心可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