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经过筛选的内容以帝国官府的名义发放给民众。
\n
可以想象,民众最缺的书籍,又或者说是对民众来说最实用的工具,就是工具书这一类。
\n
可是在过去的时代,读书那是贵族的事情。贵族们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书籍从一开始记录祭祀、记录战争转向了春秋战国时代百家研究并表达思想的载体。
\n
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有墨家写的书是最贴近民众生活。而其他的书实用性还是不大,尤其是儒家的书。
\n
儒家的书,说到底还是偏向于贵族阶层了。
\n
几千年来历史也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他的追捧者从始至终都是社会上那么一小撮人,要么是物质上的贵族、要么是精神上的贵族。
\n
在差不多十年前,秦国一个家庭里有一份竹简就已经不错了,而书基本上主要就是字书、诗经这类。
\n
所谓字书就是字典,有这类书的目的干嘛呢,给孩子们取名字啊。
\n
但是用这样稀缺的工具记录这些东西,民众很多时候无法使用这些高谈阔论的兵法啊、纵横术、诗书礼乐射御等。
\n
工具书的普及在大秦帝国工业时代开幕之后已经成为必然。
\n
但是扶苏想要在文教上做的事情,可不是普及工具那么简单。
\n
扶苏要打击甚至是杜绝一样东西——道德。
\n
乍一听可能听着很奇怪,打击道德干嘛?
\n
此道德,非彼道德,这里说的道德是那坑了好人几千年、让坏人无法无天的道德。
\n
人呢,被别人欺骗其实挺难的,但是自己欺骗自己就很容易上道。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