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待到万不得已之时,或可一试。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寻求更为可持续的粮食解决之道,方能确保大元基业长青。”
\n
江鸿飞再次耐心地向他剖析了时局的严峻:“我大元,幸得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之福,朕更不惜余力推动其研发,然眼下人口激增之势,非一朝一夕可解。试想三五十年后,我大元或将突破十亿万人口大关,彼时若无新径可循,化肥或成最后之倚仗,虽饮鸩止渴,亦胜于国祚不保。”
\n
江修闻言,心生忧虑,急切追问:“父皇英明神武,定有良策以解此困?”
\n
江鸿飞微微一笑,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良策自是有之,此策名曰生态农业,旨在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回归自然之道,以土地自身之力滋养万物。”
\n
他细细阐述道:“生态农业,核心在于减少对石化产品的依赖,转而依赖自然界的循环规律。譬如,在农田间放养牲畜,牲畜既食杂草,又留粪便,此粪便乃天然之肥,用于滋养作物,既省人力,又保地力,实乃一举两得。此等模式,亦谓之种养殖一体化,和谐共生,生生不息。”
\n
江修听后,虽觉此法甚妙,却仍心存疑惑:“既如此,父皇为何不早日推行?”
\n
江鸿飞轻叹一声,解释道:“此法古已有之,以动植物残骸为肥,虽肥效持久,却不及化肥之速。世人皆急功近利,难抵化肥之效,故此法难行。”
\n
他话锋一转,继续道:“然我大元,自古便擅用有机之肥。农民烧荒遗灰,城中粪水收集,皆成良肥。更有甘蔗渣、食物残渣、干草等物,皆可堆肥,用于田地,增产又培地。此外,切记勿使一地单一种植,以免虫害频发。间作法,即多种作物相间而种,如豆谷共生,西红柿伴玉米,皆能防虫增产。”
\n
江鸿飞目光炯炯,似有期许:“朕虽有心推广,然性急难持,望我儿能承此重任,发扬光大。朕已命人研发生物肥料与杀虫剂,力求摆脱石化依赖,但此路漫长,非有恒心者不能至。”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