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的侵扰。
\n
桥梁的桥墩在冻融中可能受损,隧道的壁面在热胀冷缩中易生裂缝,雨季成“水帘”,寒冬变“冰窖”。
\n
这一切,都要求工程在设计、材料、工艺乃至精细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n
然而,以江鸿飞为首的大元决策层并未因此而退缩。相反,他们以土地为誓,以高薪为诱,动员了来自高丽的三百多万民夫与本国两百多万的汉人民夫,共计五百万之众,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中。
\n
他们不畏严寒,不惧挑战,用汗水与智慧,一寸一寸地铺就了这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n
尽管大部分路段的铺设工作是在冬季来临之前完成的,但即便是最北端的那段,也在严寒中见证了人类的坚韧与决心。
\n
如今,随着寒冬的逝去,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
\n
辽宁至礼成港的客运专线,如同一条苏醒的巨龙,承载着大元帝国的雄心壮志,疾驰向前。
\n
驻守在高丽乃至驻守在日本的大元军,踏上了这条通途,从箕地的北端迅速抵达南端,一场征服的序曲已然奏响。
\n
而金国,这个曾经觊觎箕地的强大对手,如今却已是内忧外患,自顾不暇。
\n
他们曾试图利用大元帝国后勤补给的短板,重演历史上中原王朝因物资不继而失败的悲剧。
\n
但岳飞与李俊的坚守,东北抗金联军与各支大元军的牵制,让金国的野心化为泡影。
\n
更为致命的是,与大元帝国的多次交锋中,金国非但未能取得一次胜利,反而精锐尽失,衰败之象已显。
\n
此刻的金国,正深陷于自身问题的泥潭之中,其最大的短板已成了致命的软肋,使其无力再对箕地乃至外界构成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