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即便是有科举,那也是在走形势,你的身份背景,早就被考官调查的一清二楚。
\n
隋唐科举最大的作用,就是给这些门阀士族子弟增加做官的合理性,底层百姓要想阶层跃迁,那你想都不要想。
\n
于是,在这种绝望的世界里,终于惹怒了一个下等人,那就是盐商出身的黄巢。
\n
黄巢苦读寒窗,却屡试不中,在看清了科举和官场的黑暗后,在离开长安之前,愤恨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不弟后赋菊》:
\n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n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n
几年后,到了干符二年,唐朝各地爆发了水旱灾害。
\n
当时记载,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但是由于当时的朝廷用兵不断,反而增加了赋税,而门阀士族的官员呢,不但不上报灾情,还继续横征暴敛。
\n
这就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n
黄巢的一腔怒火终于爆发,举家起兵造反,四方百姓,争先投入义军,短时间内就聚集起了三十万之众。
\n
黄巢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大军所到之处,凡遇门阀士族,无论男女老幼,皆斩尽杀绝。
\n
到了黄巢的军队第一次攻入长安,初入京城时啊,虽然他们对百姓秋毫无犯,但是黄巢却把满腔的愤恨毫不留情的都留给了门阀士族。
\n
《新唐书》上是这么记载的,宗室侯王,屠之无类,所遇官僚权贵,全部诛杀,就连李氏皇族都未能幸免,说他在长安就杀了八万门阀士族。
\n
当时的幸存者唐末诗人韦庄在《秦妇怨》里写道:“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