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言毕,他目光不经意地掠过江鸿飞,那份不言而喻的自信与期待,几乎要溢于言表。
\n
岳飞心中暗自思量:“如此周全的准备,伐金统帅之位,除我之外,还有谁人能担?”
\n
江鸿飞对岳飞的直率与执着,既感无奈又含几分敬佩。
\n
帝王之言,本应一言九鼎。
\n
但历史长河中,背信弃义之君屡见不鲜,赵构便是其一。
\n
历史上,刘光世交出兵权,赵构慷慨允诺,将淮西军交予岳飞,意图借其手收复中原失地。
\n
然而,权谋之下,赵构心生疑虑,担心岳飞一旦掌握淮西军,其势力将足以撼动朝廷根基,这与他根深蒂固的疑武之心背道而驰。
\n
于是,赵构与宰相张浚等人密谋,决意阻挠岳飞。
\n
张浚虽有壮志和忠心,却才疏学浅,刚愎自用,对岳飞等人的忠告置若罔闻,用人失当,终致淮西军内部生变。
\n
结果导致,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人叛变,他们不仅杀害了监军官吕祉,更率四万大军及十余万无辜百姓投向金人傀儡伪齐刘豫,南宋错失了一次可能改写历史的良机。
\n
岳飞对此痛心疾首,他无法理解赵构的反复无常,更无法忍受自己的报国之心被如此践踏。
\n
这份失望与愤怒,成为他日后悲剧命运的伏笔。
\n
然而,岳飞的悲剧,不仅仅是赵构与张浚等人的阴谋所致,更与他那刚直不阿、易于冲动的性格息息相关。若他如吴璘、杨沂中、刘锜那般懂得变通,或是如韩世忠般知进退,或许能避免那场无妄之灾。
\n
赵构终究未能读懂岳飞。他眼中的岳飞,不过是一个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