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n
虽然江鸿飞才四十岁,依旧非常年轻,且有活力。
\n
但别忘了,在外人眼里,江鸿飞生活相当不自律,每日驭十几女,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处女。
\n
这万一哪天江鸿飞死在哪个女人的肚皮上,那时大元帝国还没有储君,那大元帝国可就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n
千万别忘了,江鸿飞可是有数之不尽的儿孙。
\n
关键,江鸿飞的儿子们充斥在大元帝国的各个部门,有些还是有兵权的诸侯王,或是跟更有兵权的一方统军大将是联姻的关系。
\n
这样的格局,犹如暗流涌动,一旦失衡,帝国的统一将岌岌可危,再难复原。
\n
毕竟,谁都不相信,这世上还会再诞生一个江鸿飞。
\n
所以,立储之事,成了帝国急待解决的燃眉之急。
\n
一日早朝,陈公辅挺身而出,言辞恳切:“国本之固,在于储君之立,恳请陛下深思远虑,为我大元帝国奠定未来。”
\n
此言一出,百官共鸣,纷纷附和,共请江鸿飞确立储君。
\n
然而,朝堂之上,亦是人心各异。
\n
有人借机推崇皇嫡长子江载,以“立长不立幼,传嫡不传庶”的古训为据,强调其仁厚、亲贤好学、温良恭俭让,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n
而且,江载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他主张文官治国,颇有恢复宋制之意,不喜欢江鸿飞定下的文武分治,因此赢得了众多文臣的青睐。
\n
文人的笔锋,化作舆论的洪流,将江载推向了储君之位的风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