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更添悲剧色彩的是,赵宋王朝已成过往云烟,大元帝国取而代之。
\n
在这新朝旧臣的更迭之际,即便是受江鸿飞赏识的变法派官员,也不得不收敛锋芒,谨慎行事。
\n
因为他们深知,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那些与江鸿飞并肩作战、共定天下的大元重臣。
\n
在这样的权力格局下,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的旧赵宋官员,皆需谨言慎行,以求自保。
\n
而赵宋王朝保守派势力的覆灭,使得赵明诚几乎得不到政治势力的帮助了。
\n
另外,大元帝国,因吸纳了赵宋、大辽、高丽、日本乃至田虎、王庆、方腊麾下官员,冗官现象悄然浮现。
\n
加之这些年的科举,为大元帝国注入了更多本土新生代官员。
\n
这使得官位之争愈发激烈。
\n
值得一提的是,江鸿飞编纂《洪武大典》背后,藏有深意——忧虑冗余士子若不得善置,恐生事端,故设岗位以束其心志,先求稳局。
\n
尤为关键的是,赵明诚昔日弃城之举,令其声誉扫地。
\n
而江鸿飞素重忠勇之士,次则识时务者,而赵明诚两者皆失,自然不受青睐。
\n
此背景下,赵明诚仕途之路布满荆棘,欲在大元朝廷谋得一席之地,难度堪比攀天。
\n
事实上,赵明诚已竭尽全力,遍访旧交,却仍未窥见仕途的一丝曙光,这无疑是对现实残酷的深刻写照。
\n
不久前,赵明诚携带厚礼,前往故友孙觌的官邸,寄希望于这位如今在大元帝国担任起居郎的老友能为他指点迷津。
\n
起居郎,一个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