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屋走去。
进屋后,胡碧芸将困意又上来的两个孩子小心放下盖好被子,带着小六六到外屋:“他俩估摸着是瞧见你回来,想让你陪陪我跟孩子,就没进屋。
“一勤比其他人懂事得多,就是让人心疼。”
谢一城看着坐在一旁的小六六,拿着他的那把没有上膛也没有子弹的马牌撸子来回翻放心道:“自己妹子自家疼,等过些年她成家结婚的时候,给多备点嫁妆。
“爹娘不在,大哥离得远,这家我当,有些事我来帮。”
“嫁妆咋安排?”
“慢慢准备吧,家里的银圆小黄鱼那些都不能动,都是压箱底的东西,现在市面上也都是用纸币,这些东西拿出来有些太张扬。
“等回头瞧瞧她去哪,要是在山里,就按照山里的来,桌椅板凳那些物件,拿小件的补,还有棉衣棉被啥的到时候提前备齐,山里皮子做的皮衣也要准备。
“要是在城里,这些要就准备,不要到时候就给其他的,到时候瞧瞧能不能给整一辆自……洋车安排上。”
一勤懂事,帮家里这么多,谢一城作为亲哥哥,到时候一勤出嫁肯定要拣好的给。
银圆金条太刺眼,就用东西替就行,到时候去哪灵活变通。
“买辆洋车?”胡碧芸有些好奇问道,“这东西在东北能买得着?”
“东北有,但是不一定好买。”
谢一城可是知道,虽然现在东北本地的自行车工厂还没有建成,但是沪上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津门的飞鸽自行车都已经在生产了。
虽然自行车的价格昂贵,一辆车就要100多块起,可人口多需求量大,加上城市人口一直在增加,国内人员因为货币稳定工资收入存下来,买车的人会越来越多,自行车票就这么出现了。
至于一些从毛熊那边进口的一些自行车,因为地理区位离东北比较近,这边也有不少,当然,因为进口价格也贵,哪怕毛熊是制造工业大国。
东北本地的自行车厂,也会在今年在奉天建成,生产出来的自行车名字也很好记,长白山去掉前面一个字,白山牌自行车。
不过买车事不着急,一勤成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到那时候东北工业建设快速增长,自行车虽然也要票,但是作为重工业制造主要地,自行车还是不用担心拿不到。
毕竟自行车票也是根据工人工作来分配,工人多的地方,自行车票就越多,相比较其他地区,到时候买也能买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