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一些修道院地处偏远,由于它们都是建设在罗马古道旁,以其为核心又形成城市,明面上确实偏远,却又是一座座交通便利的重镇。
雷恩-阿夫朗什-圣洛-瑟堡,罗马古道连接四地,然而两地间的间隔往往有数十公里,传信的教士必须雇佣一些武装者保驾护航,教士防备的并非森林匪徒,而是突然窜出来的以棕熊、狼为主的野兽。所谓武装者就是临时招募的村民,手持武器多是短矛和短弓。他们对付狼自然不虚,倘若发现棕熊挡路,就只能和教士一起绕行逃跑。
十月底展开行动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恐怖的棕熊到处找地洞开启冬眠模式,活跃森林的花豹一样到处躲藏,虽然不冬眠也不会随意出动。唯一要担忧的仅有森林狼群的袭击,不过聪明的狼群只会攻击落单的、跑得慢的旅者,面对一大群南下的武装集团,狼群只能远远看着。
瑟堡修道院长本格伍尔夫着急整个定居点的民众,冬季集结非常罕见,他所宣布的消息也令所有人震惊,继而的所有人沸腾。
起初,瑟堡作为罗马古道的尽头只建有一座小型修道院,住在当地的教士时常忍受冬季的大风,夏季又要忍耐恼人的蚊子,此地实在不是适合居住的好地方,却是苦行僧们避世隐居的良地。也是这个原因,躲在当地的肯特王国遗民恍若人间消失,只有教士们知晓他们的存在,移民到科唐坦半岛的布列塔尼人对这群家伙也是默视的,只要他们不要捣乱,住在艰苦之地爱怎样怎样。
他们几乎都不是肯特人,仅仅与“肯特王国”是名号上的联系。肯特以坎特伯雷为中心,当地平民都是日德兰(朱特)人移民后裔。当麦西亚王国吞并肯特,国王的弟弟担任肯特国王后就加紧对当地人的盘剥,搜刮出民脂民膏后,用来投入与威塞克斯王国的战争。
结果肯特民众起事,各地组成的民兵索性支持其威塞克斯王国。整个战争也以麦西亚全面战败灭国收场,继而便是威格拉夫复国。
所以当841年丹麦王拉格纳袭击多佛尔沿线、袭击伦敦,所掳掠的俘虏都是肯特故地的平民,俘虏又被拉回日德兰半岛当做牲口般消瘦,某种意义上移民海岛的日德兰人又回到了老家。
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战败的王弟巴尔德莱德,他回到肯特必被愤怒村民杀死,只能暂时在伦敦城内的“小伦敦社区”被那群黑发的“罗马贵族”收留,后者又迫于威塞克斯王的也压力,只能组织船队将巴尔德莱德与其支持者,一股脑地送到敦刻尔克任其自生自灭。
本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