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的文件放到了杨向东桌子上,拿起笔开始解释:“杨总,这是关于铝合金的重要问题。现在的钢铁厂生产量已经远远跟不上使用的消耗。”
“特别是空调,基本占去了八成的铝合金需求,因此发动机方面的使用受限很多。”
杨向东拿起资料看了一番,随后皱眉问道:“我记得我们的机械厂原本是有两成份额的,怎么只剩这一点点了?”
娄晓娥一脸无奈地看着他。“有半成份额是之前分配给七机部的!”
“这事是我定的……好吧,我想起来了。”
杨向东尴尬地回忆起之前在西北的时候答应七机部的事情。
但此时他忽然记起了手上还有一批解出来的合金材料配比数据,而反应装甲的研发已有了一丝进展。只要研制出来,应该会引起军方的兴趣。
接下来按照计划该改进车床了。
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两天后,杨向东亲自来到钢铁厂查看情况。这也是他出国回来后的第一次视察。
他从前通常由娄晓娥通过电话了解进度,以至于这一次的到来引起了不少人的重视,不少人特意前来迎接。
在管志强的带领下,杨向东参观了整个钢厂并听取最近生产状况的报告。
会客室内,杨向东坐在首位,管志强及研究所主任安仲民分列左右两侧汇报工作。
“杨总,现在的转炉代替传统锅炉,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三倍。”
尽管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管志强脸上的表情并不特别喜悦。因为他知道,在杨向东面前,即使不主动说明,杨向东也能准确记住这些成就。
比如曾经在困难时期享受过机械厂福利的工人们依然忠诚努力工作,现在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特别是能够生产合金的他们,全国都没有几家有这样的能力。要不是作为机械厂的分厂,钢铁厂完全可以与其他重点炼钢企业并肩而立。不过也因此,大家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
杨向东点点头,接过娄晓娥递过来的文件郑重地说道:
“我已经看过你们提交的文件。”
管志强等人面色略显紧张,因为里面提到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以现有机械厂的需求量,最多不过两个月,钢铁厂就不能满足供应,将会制约机械厂的发展。
杨向东神情平静,“我也明白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
李小峰恍然大悟,所谓缩短加工流程,实际上是将炼钢的前期铁矿石熔炼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