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王上,长平目前我秦军四十万,赵军三十万,目前在洛水两岸对峙,赵军目前死守不出,我军可撤回十万人,既可减轻压力,也可使赵国放松警惕。”
白起略一思量,便给出了答复。
但秦王却不太满意白起的回答,赵国国力比之秦国落后许多,他们的粮草已经快跟不上了。
而此时秦赵两国在上党已经对峙长渝两年,秦国此时国力也很吃紧,加上今年秦国遭遇天灾,粮食减产,只有把百姓们拉到战场上当民夫才能给他们一顿饭吃。
但毕竟是军方的最高将领,白起的意见又不可不重视,秦王只能问出心中疑问,
“赵国粮草不济,必定寻求反攻,若是撤回十万人,王?守不住又待如何?
若是不撤,我军粮草也很困难,武安君,可有对策?”
白起阖首,他既然敢提出策略,心中在来之前就想好了对策,
“可令王?让出光狼城,退守高平关。高平关易守难攻,而上党此地本来赵国就得之甚易,战心不强,。赵国知晓我国撤兵,必然跟着撤军,但迫于我军压力,不敢撤多。如此再拖一年,赵国国力必然更弱,待到明年我军休整完毕,便可一举拿下邯郸!”
秦王起身,在殿内踱步思考,白起提出的战略思想确实不错,高平关外是一片平原,后边则是山川峻岭,别说留三十万人,就是留十万人赵军也不敢攻。
“好,就依你,我会令王?退兵,让蒙鹜去守高平关,明年秋季之前编出五校骑兵。”
攻下邯郸的诱惑对于嬴稷来说诱惑太大了,七国间除去秦国外只有赵国实力最强,要不是跟赵国对峙多年,韩国早就该除了,要是能打废赵国,天下就几无秦国一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