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敢说。
一是因为朱元璋疼爱大孙,对失而复得的大孙更是百般珍惜。
二也是,朱元璋意识到以前对朱标太严苛,朱标提意见,他不满意就骂朱标,导致朱标压力很大,不堪重负。
所以,如今大孙回来了,朱元璋早就自我反省,决不可再矫枉过正,绝不可以给大孙向太子那样的压力了。
因此,朱雄英说的话就算朱元璋不认同,他也笑着听。
而朱雄英也知道,朱元璋现在对他是无比宽容宠溺的,所以,不担心说错话,就说:
“孙儿的想法是,放事不放权!”
“放事不放权?”
朱元璋立马疑惑:“大孙这话说……具体什么意思?怎么个章程?”
朱雄英说:“把国事下放给一些有能力的官员,让他们给出解决方案。但是,不给他们处理国事的权力!
简单说,他们可以针对各种国事,写出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以及解决政策。
但是要上呈给皇帝,皇帝看了后,觉得可行,就签字盖印。
不可行,就驳回重新给出方案。或者可行有瑕疵,皇帝自己改改,再签字盖印……”
朱元璋仔细思索,良久才说:
“他们有参与权,却没有决策权。最终政策通过,也是由咱签字盖印才行。
如此一来,这权力在咱手上,政策行不行是咱说了算,传出去政策也是咱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