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罗素同谢维安一道入宫,向皇帝辞行。
皇帝的赏赐极为实用,让两位将军欣喜不已。
等到二人离京,皇帝终于等来了梁王的请罪折子。
奏折中,梁王言辞恳切,表示世子体弱多病,不宜长途跋涉。
于是,梁王打算让自己的次子前往京城常住。
放下奏折,皇帝面带微笑。
杜学士与刘总管坐在凳子上,同样满脸的笑意。
“杜爱卿将这份奏折拿回去,听听大家的意见。”
皇帝的目光,落在杜学士的身上。
杜学士自然明白皇帝的意图,欠身应下。
“内务府也可以参与讨论。”
皇帝的视线转移到刘总管的身上。
刘总管急忙起身,弯腰应下。
皇帝笑着命他坐下说话。
“秋收已经结束,今年的收成不错,朕决定提高官员的俸禄,杜爱卿让户部同吏部理一个章程出来。”
一件事说完,皇帝立刻切换到另一个议题。
面前的二人,一位是帝国首辅,一位是太监首领,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不够用的。
“陛下,他们才刚涨了俸禄,这又涨——”
杜学士的拒绝十分委婉。
在他的意识中,皇帝此举,无非是在拉拢文官集团的底层官吏。
无论什么时代,知府以上的官员,都不会指望着俸禄生活,更不用提朝堂上的那些大佬。
以杜学士为例,他以前的俸禄是一千二百两,就算涨了,也不过才两千两。
外地的巡抚进京,就算杜学士不主动开口,收到的孝敬也不会低于一万。
除了这一点,杜学士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朝廷的财政好转,得益于军队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如果——
涨俸禄容易,降俸禄——可就难了!
“官员的俸禄本就偏低,要让他们实实在在的体会到帝国强大带来的好处。”
皇帝装作没有听出杜学士的拒绝。
“陛下,做官可不是为了钱财!”
杜学士冲皇帝拱手。
“杜大人,可官员也得吃饭不是?”
刘总管的声音在一旁悠悠的响起。
杜学士转头看了刘总管一眼,没有开口反驳。
如今内阁与内务府配合默契,刘总管还帮杜学士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杜学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