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但多要了数十人,还从此简在帝心。
这些羽林卫的儿郎,一部分被安排到军中,成为了基层的骨干。
还有一部分,易博之成立了一个参谋团。
这些智囊作业极为严谨,在他们的舆图中,不但标出各支军队的数量和驻扎的地点,甚至还标上了主将的名字。
从舆图上来看, 他们制定的路线,如同一条姿势扭曲的长蛇,不过有效的避开了陈军的主力。
一万镇东军从军营出发,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吴军能否完成任务?”
盯着面前的舆图,易博之眉头紧锁。
“易帅,吴军能否完成任务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能推进到桐军的后方,就算大功告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话的,是一目光坚毅的青年军官。
其余人都称呼易博之为统领,只有羽林卫的儿郎,将其称之为易帅。
当然,这是他们在羽林卫养成的习惯。
有人狗腿的递过来一根木棍。
易博之接过,然后在舆图上轻轻划过。
最后,形成了一个圆圈。
那是桐军的包围圈。
“本统领只打算派出一万人救援,这两万吴军,怕是要葬身在此处。”
易博之用木棍在圆圈的中心重重的点了一下。
“易帅,可不能让定东军闲着。”
另一位青年军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易博之的目光在舆图上寻找,最后停在了某处。
目测了一下距离,易博之轻轻点头。
不过,他是指挥不动定东军的,此事,必须得向张统领汇报。
易博之并不担心!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易博之对张统领的评价,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张统领刚到东线,易博之对当时的太子充满了浓浓的失望,认为他完全是在任人唯亲。
在最初的准备阶段,张统领的谨慎,也被易博之解读为畏战。
直到几场恶仗下来,易博之才对他的能力有了深刻的认知。
等到军功不打折扣的报上去,易博之对张统领生出了浓浓的好感。
战后的搜刮,更是让易博之对张统领的评价,上到了另一个高度。
这一次,易博之算是先斩后奏。
不过他相信,就算张统领想找他算账,也得先支持他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