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实力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离别之时来临,基地负责人满脸笑容地走上前来,半开玩笑地对夏先衍说道:“夏部长啊,您可记得常常来看看,咱们这儿的战士们可都眼巴巴地盼望着您再来呢!”
听到这话,送行的战士跟着在后面偷笑了起来,太想这种提升修为的速度了。但大家也知道这种好事哪能一直有,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
夏先衍不禁跟着笑了起来,他一边挥动着手告别,一边回应道:“哈哈,好说好说!你们也要继续加油努力修行,争取早日突破瓶颈,晋升到通灵境!”
告别了热情的基地众人之后,夏先衍带领着他的队伍离开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娲皇宫。随后,他们登上了一辆开往齐鲁大地的高铁。
坐在舒适的座位上,透过车窗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夏先衍回望着娲皇灵源之地,默默的跟先祖之灵告别。
因为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会是齐鲁文化孕育而生的灵源。
列车一路疾驰,两个多小时后众人便抵达了齐鲁大地的第一站——美丽的省会泉城。
泉城城内百泉争涌,享有名泉七十二之说。
先秦时期《春秋?桓公十八年》中 “公会齐侯于泺” 的记载,记述了公元前 694 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趵突泉,这是泉城名泉最早的文字记载之一。
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八?济水二》描述 “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形象地描绘了趵突泉的喷涌景象。
宋代文学家曾巩评价 “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体现了当时泉城泉水在他眼中的突出地位。
金代有人立一方《名泉碑》,列举了泉城七十二名泉,这是 “七十二泉” 之说的最早记载。
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 “济南名泉七十有二” 。
于钦在《齐乘》中转述了金代《名泉碑》中的七十二泉之名,并记录了各泉的位置。
明代齐鲁按察司佥事、诗人晏壁作《泉城七十二泉诗》,对泉城名泉一一加以吟咏。
清代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泉记》,文中有 27 个泉名别于《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所增 13 泉仅录 3 泉,又新增了 24 个名泉,改名称 1 处。
刘鹗留下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美誉。
夏先衍先来到了趵突泉景区,这里的灵源依泉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