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中的酆都,兴许当真就是那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隐秘之门。
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
这不知道什么原因的变化,让宇宙补齐了另一半,阴阳得以调和,阴阳的平衡得以恢复。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发展态势等便都能依照那完整且和谐的 “道” 来有序展开了。
一阴一阳谓之道,宇宙大道归于完整。
阴阳大道重新归位才是让人能够修行的根本。
从诸多典籍之中可以看到,华夏的诸多先贤已然洞悉了其中蕴含的“大道规则”,但无奈当时的天地尚未完备,无法满足修行所需的条件,从而生生斩断了古人问道之路。
夏先衍想起来他心神所看到的世界,应该就是这些伟大的先贤心神冲破藩篱,走出的另一条路吧!
或许心神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大道规则之地。
想着想着夏先衍突然进入顿悟的状态,李风禾赶紧告诉了赵绍铭。赵绍铭加快了车速,众人直奔文瀚阁灵源之地而去。
文瀚阁,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是中央总馆。
整个建筑群自南向北,依山而建,楼、台、亭、阁与山水园林交相辉映。
文瀚阁作为展现国家形象和传承国家记忆的文化殿堂,同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需要体现文化性和仪式感。
规划整体采用华夏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沿轴线依山就势,分级布置主体建筑,体现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礼乐交融的特点。
主体建筑文兴楼、文华堂、文瀚阁依次展开,为三进院落,分别承载交流、展览、典藏研究功能,呈现从公共向私密的渐变,形成富有层次的空间序列。
“四水归明堂”的院落式华夏传统建筑设计意向贯穿三个大院,体现了“四海归一”的深远意境。
文瀚阁的规划设计充分尊重自然生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对废弃的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变废为宝,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双重效益。
进入文瀚阁灵源之地后,馆长直接带着一行人把夏先衍送到了文瀚阁灵源之地核心位置。
来到到灵源之地后,夏先衍开始尽情的吸收灵气,在他周围灵气开始不断凝聚,这一次修为终于有了一次大的提升了。
《南斗心经》开始运转,识海中星图的有一处被点亮。
夏先衍梳理了一下他自己的修为,逐渐明白了,不能用他自己的境界所展现出来的状态来去衡量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